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中国社科院李建欣研究员来我所讲学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11

   2025年11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建欣先生,应邀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庭第二会议室作了题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我国宗教学”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武汉大学文科学报主编刘安志教授主持,姜望来、黄楼、吕博、聂靖、胡子琦等老师以及研究生、本科生数十人到场聆听。

   李建欣先生以重温一段特别的因缘开启了本次讲座:20世纪中叶,印度哲学、宗教学研究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与周煦良、唐长孺、程千帆三先生的“珞珈山下四人行”,是一段跨学科的学术佳话。并介绍了中国佛教史研究大家汤用彤先生当年赠与武汉大学哲学院一批珍贵书籍的基本情况。

   李建欣先生援引尼尼安·斯马特提出的分析宗教的七面相,以此勾勒出宗教学的框架,并提示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宗教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历史现象。之后李老师概述了我国宗教学学科建立过程。20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是现代中国宗教学的奠基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出现了一批站在科学立场上进行现代学术研究的学者,如汤用彤、陈寅恪、陈垣和胡适等。1949-1966年间,是当代中国宗教学的初创阶段;1964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创设世界宗教研究所,标志着我国宗教学在学科意义上的正式创建。1966-1978年间,是当代中国宗教学的凋零时期,直到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立以及世界宗教研究所归属社科院,我国宗教学研究才逐渐重回正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宗教学有长足的发展,涌现众多研究机构,成立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共同体,创设一批专业研究刊物,形成一定规模的宗教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最后,李老师强调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宗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新时代我国宗教学发展的趋势。

   讲座结束之后,刘安志教授作出点评,对李建欣先生系统细致的梳理予以高度评价。在场师生就宗教学研究疑难问题、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与李建欣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陈正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