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58期 “文献学与中国中古史研究”座谈

发布时间:2021-3-25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44090

   2021年3月19日晚,“珞珈中古史青年学长沙龙”第五十八期“文献学与中国中古史研究”座谈在历史学院203室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余欣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蔡丹君老师应邀进行主题报告,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师生参与讨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主持了座谈。

   余欣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车渠考——新历史文献学的研究示例》。以车渠为例,余老师探究了车渠镜等珍玩器物中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梳理了汉魏至唐宋间人们对车渠来源的认识变迁,分析了宁波天封塔藏车渠制品上蕴含的南宋民众的佛教信仰状况。余欣教授指出,新历史文献学研究需要超越物质性与文本性,器物、图像都应该纳入历史文献的范围内,建立器用结构与知识体系、社会生活、时代气质的联系,进而发掘知识——信仰传统生成与构造的深层内涵,这样才能将史料的边疆无限扩大,寻求历史学研究的无限可能。

   蔡丹君老师展开了题为《中古集部文献研究漫谈》的讨论,分享了她对《陶渊明集》的文献学研究。蔡老师不仅关注集部文献的形成与发展,还注意到了文本世界和读者世界的形成与相互碰撞、影响:《陶渊明集》在宋代进行重刊时,被曾集、汤汉等刊刻者赋予了礼学和政治意味,汤汉以后,《陶集》总会在易代之际被重新刊刻;《陶集》在域外的传播也受到了日本儒学的影响。蔡老师认为,当我们谈论中古史时,不应仅仅谈论中古时代,还要谈论宋元明清民国以及异域人眼中的中古,因为中古在宋元明清被“重塑”了。

   童岭教授发表了他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一些看法,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几种海内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成果,详细比较了讲谈社所出两种魏晋南北朝通史的异同,认为川胜义雄侧重“人的历史”,川本芳昭则更偏重于世界秩序的分析;此后着重分享了几处《南齐书》校勘中的脱字例和讹字例,如“三秦大同,六汉一统”中“汉”当作“漠”字;最后,童老师提出了一个畅想:我们能否将文与史结合起来,倡导“魏晋南北朝研究”,甚至创办同名刊物,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主题报告之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进行了总结和评议,并对三位主讲老师的报告表示感谢。刘老师认为,历史文献学的教材仅靠历史学是写不出来的,还需要依靠文学等其他学科的帮助,跨学科的交流十分重要;对文献的“正本清源”工作也是基础而重要的,每个时代在传抄文本时出现的各种变化还需要学者深入研究。在座的胡鸿老师、朱海老师也与三位主讲人进行了交流。主持人魏斌老师最后补充道:六朝文献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集部文献,特别是赋与史,这也是目前六朝史研究的瓶颈。学界只有做到文学、历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才能推动中古史的进一步发展。

(谭秋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