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讲座回顾丨陈爽:文本散佚与佚文措置——南北朝正史校勘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14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27039

   2020年12月11日晚,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陈爽研究员应邀在我所作了题为《文本散佚与佚文措置——南北朝正史校勘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魏斌教授主持,鲁西奇教授、胡鸿教授、吕博副教授及硕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

   在中古史材料匮乏、选题困难的情况下,研究者们常常需要切换角度去重新审视现有史料,甚至扩充史料范围。陈老师认为,由于对写本时代的文本演进过程认识不足,二十四史修订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陈老师首先介绍了写本时代正史文本散佚的问题。先宋诸家正史在正式刊刻之前都经历了漫长的写本传抄阶段。在长期手工传抄的过程中,文本的散佚也成为普遍现象。宋初刻本的出现使正史文本最终得以固化,并完整有序地传承,但这也是一个全面消灭异文,定于一尊的过程,从而中断了汉唐以来多种写本并存,诸多异文并存的文本演进脉络,使得后人失去了很多有价值的校勘线索。

   《郡斋读书志》《宋朝事实类苑》《玉海》《嵩山文集》等书中关于“嘉祐校七史”的记载,说明在这次大规模的校对工作中,南北朝正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文本错讹的问题,而是散佚过多、“书有不全”的问题。后经过北宋末年靖康之变,正史文本又大规模地经历了一个从“亡缺不全”到“收合补缀”的过程,在绍兴年间翻刻成《眉山七史》。再经元、明两朝递修,形成所谓的“三朝本”,成为今本诸家正史的源头。陈老师认为大凡经历过写本时代的大型文本,内容大都有程度不等的损失亡佚,这个散佚和辑佚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而以往学者对此关注较少。在这一前提下,则现行以版本校为主要特征,强调版本依据的校勘法并不适用于经历过写本时代的先宋诸史,毕竟嘉祐校史处在从写本到刻本转化的节点上,而此时所形成的文本,尚不具备精善的基本特征,我们最多只能还原到宋初刻本,无法追根溯源。

   随后,陈老师以《太平御览》为例,列举了类书与南北朝各正史中相同事件的不同记载的诸种类型,揭示了类书中保存的正史文献的史料价值。关于正史校勘中的佚文措置问题。他引用了王瑞来先生的观点:“一部古籍的文字,常常被其他古籍所援引,这些援引的文字,我们则可以看作是该古籍的一种版本”,“可以视为重要的校勘之资”。唐长孺、陈仲安先生在点校北朝四史时所作的校勘记,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艺文类聚》等类书进行考订补阙。吴玉贵先生《唐书辑校》,也把《御览》所引《唐书》提升到独立版本系统的角度进行硏究和整理。以上都值得学习。

   最后,陈老师对正在进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廿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需要加强对唐以前写本时代正史傳抄中文本缺失的认识,应对类书等古籍中征引的先宋正史文本进行辑录和通校。在校刊原则上,不可过于强调版本依据,要对今本正史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抱有怀疑态度。他还主张借鉴学界对汉魏子部文献的整理范式,广泛搜求佚文,以附录的形式罗列佚文和疑似文本,以为史料极度匮乏的古代文史硏究提供一些新鲜原料。

(霍坤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