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建康与襄阳:南朝地域文化的交错”学术工作坊纪要

发布时间:2018-4-18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3532
 

   2018年4月7日,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共同组织的“建康与襄阳:南朝地域文化的交错”学术工作坊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庭第二会议室举行,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美术史等领域的二十余位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

   工作坊开始,魏斌简要介绍了工作坊的缘起和学术主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先福副所长、襄阳湖北文理学院叶植教授先后致辞。

   上午的研讨由韦正主持,按照主题分为三组。

   第一组的主题是移民与地方社会,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林昌丈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陈昊雯报告。林昌丈《砖铭书写与侨旧文化——以六朝建康为中心》,从一件墓砖铭文的具体分析谈起,分析了建康砖铭的书写范式及特征,对侨旧身份认同、葬地选择以及葬地空间进行了细致分析;陈昊雯《六朝时期襄阳的墓葬形制与地方社会》,通过对襄阳及其周边墓葬形制的类型学分析,认为襄阳地区三国时期是以本地文化传统为核心、吸收中原关中文化因素,南朝时期则是以南方文化为主体、兼具军事色彩、各种文化因素杂糅,这种变化背后是政局变动、人口流动、社会结构重建等多重原因。

   第二组的主题是宗教信仰,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孙齐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陈志远报告。孙齐《六朝荆襄道上的道教》,从流民、蛮族、道馆和隐逸等问题入手,讨论了六朝荆襄道上的道教历史,认为一些宏大的时代脉络在其中若隐若现:流民土著化、异族华夏化、荆扬之争、佛教流布,与其说道教映射出了六朝时代的历史进程,不如说是这些历史进程塑造了六朝道教的面貌;陈志远《六朝荆襄地域的佛教》,讨论了道安教团在荆襄地区建立寺院网络的过程,并分析了其辐射四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侯景之乱以后的地缘政治、学说系统和佛道论争等。

   第三组的主题是知识流动,由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和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博士生付晨晨报告。童岭《梁陈之际的文学典籍流传——以建康、江陵、襄阳三地为中心》,讨论了梁陈之际文学典籍的地域性流动,并以《文选》为中心分析了文学、政治与地域性之间的关系;付晨晨《梁代襄阳建康间的知识流通》,考证了梁代建康、襄阳之间的书籍流通,以及宗王出藩所带来的地方知识传播问题。

   下午的研讨由魏斌主持,侧重于考古和美术史,分为三组。

   第一组由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杨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莫阳研报告。杨一《襄阳南北朝画像砖墓》,介绍了襄阳地区南北朝画像砖墓的墓葬形制、画像砖内容、随葬器物等;莫阳《经营位置——试论襄阳南朝画像砖墓的营建》,从南朝谢赫《画品》“经营位置”这一概念出发,讨论了墓葬中不同类型画像砖的位置、布局、拼砌方式等问题,进而分析营建者对墓葬的整体规划和该地区画像砖墓营造呈现的特点,并与其他区域、尤其是建康的画像砖墓进行了比较。

   第二组由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许志强以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征宇报告。许志强《建康东部萧梁陵区的分布与形成》,认为梁武帝即位之初对众兄弟的追赠、重葬、册封、任命,是建康东北萧梁陵区形成的契机。同时,明确自己百年之后归葬祖茔的态度,强调了皇帝在萧梁宗室中的特殊性;王征宇《基于小横山画像砖墓的南朝地域文化研究》,认为小横山画像砖墓反映的是南朝时较高等级群体即社会上流的文化,在文化取向上与南朝的中心建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越地土著文化因素在中小型墓葬中或许还有一些保留。

   第三组由安康博物馆施昌成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刘绎一报告。施昌成《陕西安康南北朝时期墓葬及其出土物》,介绍了安康六朝墓葬的特点与出土文物,并进一步讨论了安康六朝墓葬的文化归属与学术价值;刘绎一《六朝方相氏类图像初探》,运用大量图像资料,对于六朝时期的方相氏图象进行了辨析与考察,探讨了本土文化与佛教艺术之间的关系。

   最后,韦正教授为本次工作坊作了总结发言。

   本次工作坊邀集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参与,旨在以襄阳地区为重点,聚焦南朝时期建康与襄阳之间的文化关系,探索南朝历史、考古和文化研究未来的可能性。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效果良好。

(胡沐君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