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45期 中国社科院陈志远博士、山东大学孙齐博士主讲

发布时间:2017-12-20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10553
  2017年12月11日下午2点,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第45期在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举行。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陈志远博士和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孙齐博士分别做了题为《汤用彤<佛教史>的学术渊源、贡献与局限》和《新旧与先后:近年来古灵宝经研究的新进展及其争议述评》的学术报告。沙龙由刘安志教授主持,朱海副教授、姜望来副教授、黄楼副教授、吕博副教授、焦堃博士、薛梦潇博士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陈志远博士首先介绍了汤用彤先生的学术经历,认为1938年于长沙出版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具有民族主义的背景:强调文化调和,旨在寻找历史上消化外来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历史经验。然后概括了《佛教史》的主要观点,并揭示出《佛教史》的学术渊源。汤用彤关于四十二章经、佛教永明初传问题是对梁启超、马伯乐、斯坦因相关研究的回应;般若学的研究是对陈寅恪《支敏度学说考》相关研究的发挥;关于南朝皇室与家族佛教信仰、涅槃佛性诸家的研究等是对日本学者研究(尤其是伊藤义贤《支那仏教正史》)的继承。大乘起信论的部分采用了苏晋仁的观点。陈老师结合许理和、塚本善隆、吕澂的研究讨论了汤著《佛教史》的影响与局限。许理和的《佛教征服中国》全部查证过汤著《佛教史》的史料,具有很强的史料继承,并将佛教分为皇室佛教和士人佛教等层面,而且开辟了理解早期佛教需要研究早期道教的理路。塚本善隆在汤用彤研究之外,关注自北朝至唐代的庶民佛教,通过对石刻的调查开辟了佛教的社会史研究方法。吕澂曾指出汤著《佛教史》对部派佛教教义理解不深,用中国固有的观念描述佛教教义,没有展示出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的演进路径。最后展望了中古佛教研究,六朝佛教研究有将佛教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阶段,印度、西域佛教的汉地延伸和东亚宗派的前史回溯三种路径,均可参考,此外在南朝戒律实践、佛教与道教之关系、国家礼仪层面对佛教礼仪的运作、早期汉译佛经等方面都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孙齐博士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古灵宝经的研究历史。大渊忍尔对P.2861+2256号文书的揭示使学者能够辨识出最早成书的灵宝经,引发了关于古灵宝经“元始旧经”与“仙公新经”成书先后的争论,形成了“新经”整体上晚于“旧经”、“新经”整体或部分早于“旧经”与“新”、“旧”不分先后三种观点。然后主要以刘屹和王承文的研究为中心讨论了关于新旧成书先后的争论与差异。在时间模式上,刘屹认为旧经是循环的,而新经是线性的;王承文认为新旧经没有遵循特定时间逻辑。在神灵体系上,刘屹认为旧经至上神是元始天尊,而新经是太上虚皇;王承文认为新旧经始终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在教理倾向上,刘屹认为新经着眼个人成仙,旧经强调无量度人,新经推崇道德经、上清经,旧经推崇灵宝经,新经有三洞观念,旧经只是泛称;王承文认为新、旧经都推崇《五篇真文》,旧经有完成的三洞观念,新经继承发展。在新经与旧经的相互征引上,刘屹认为目前没有一例确证新经引用旧经;王承文认为新经直接引用了旧经,或者提到了旧经的经名。最后提出了古灵宝经断代的可能突破点,认为《灵宝经目》中的未出经典可能当时已经被造出,而陆修静认为是伪经,故著录为未出,今后的研究可以以未出经典为突破口。
  在座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细致讨论,沙龙在热烈而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唐普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