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楼劲研究员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17-6-9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3793

   2017年6月7日晚7点半至9点半,著名中国中古史学者、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先生应邀在我院三楼报告厅作了题为《北魏开国时期的文明程度》的学术讲演。讲座由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教授主持,杨华教授、魏斌教授、朱海副教授、姜望来副教授、胡鸿副教授、黄楼副教授、王萌副教授、洪均副教授等老师及相关专业硕博研究生到场聆听。

   楼劲先生首先指出,我们需要对研究少数民族政权的两个出发点即“汉化”和“封建化”进行反思。以北魏为例,北魏建国初期的社会形态显然不应是原始社会晚期,也不是奴隶制时期,而是特殊的封建制时期,其文明程度也并非处于通常所认为的落后状态。同样,我们在研究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时也要注意这一点。

   接着,楼劲先生围绕北魏开国时期的文明程度这一主题,从北魏初期的物质基础、技术手段、知识水平和观念形态等多角度出发,对这一时期拓跋鲜卑的文明程度进行了重估。楼先生认为,长期的战乱之下,南朝与北方政权的交流很少,直到太武帝拓跋焘南伐失败之后,才有稳定的使者往来,因此南朝史书中关于北魏开国时期的记载多来自传闻,导致南朝对北魏开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存在失实之处。加之偏安江南的南朝政权为了显示自身对于北族的文化优越感,有意贬抑道武帝开国时期拓跋氏的文明程度。而北朝的国史对北魏前期的文明程度估价也存在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北魏国史对道武帝、太武帝时期的记载实际成型于孝文帝时期,在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下,对开国时期的典章制度采取批判立场,由此贬低了魏初的文明程度。楼先生列举三个实例证明北魏开国之际的拓跋氏并不如南北史书记载的那样“原始”、“野蛮:其一,道武帝以来制作的皇后辇舆一直被沿用至北周末年,其形制、纹饰更大程度上参照了儒家理念,且具有较先进的工艺水平;其二,晁崇造浑仪、观天象等活动表明北魏开国时期具有相当的天文历法知识,并直接承袭自汉代以来的传统;其三,虽然北魏的度量衡制与周汉以来的制度存在差异,但决定计量方式的参校标准实际上仍然与调律、测影有关,也是继承儒家经典中的理论和传统的体现。

   讲座结束后,魏斌教授对讲座作出精彩点评。魏斌教授认为,南人以异域者的眼光看待北族,容易看到北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而忽略了诸多相似性;北魏孝文帝以后,统治和知识阶层存在“后来者看过去”的眼光,从而造成对北魏开国时期历史记载的偏差。

   最后,楼劲先生与师生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互动问答。楼先生视野恢宏,论证精密,通过对北魏开国时期文明程度的考察,提示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政权时要全面审视和深入解读相关史料并对思维定势保持警惕,极具启发意义,为在座师生奉献了一场学术盛宴。本次活动系姜望来老师主持的武汉大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凝聚、族群融合与信仰变迁”系列学术讲座之一。(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