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30期 胡鸿:《六朝南方山地的社会变迁与华夏化》

发布时间:2014-10-17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3093

    2014年10月16日晚,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举办了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第三十次活动,胡鸿副教授作了题为《六朝南方山地的社会变迁与华夏化》的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刘安志教授主持,魏斌、朱海、姜望来、焦堃等教师及本院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胡鸿副教授一向以北方民族关系的研究见称,然而此文作为其关于华夏网络与华夷关系宏大思考的一环节,别开生面地将舞台转移到江淮流域的桐柏山-大别山等山地当中,以柤中蛮、武陵蛮等的历史际遇为中心,探讨了华夏政权的介入、区域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与蛮夷政治体演进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将华夷关系的传统问题纳入了“华夏网络的完整与断裂”的崭新分析框架之中,透过这一由行政单位以及地理单元所组成、籍此调配人员与物资的交通网络的变化,宏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南方民族华夏化的进程实态。除此之外,该研究在传世史料之外还加入了简牍材料,材料的多元化使得问题的论证更加饱满,同时在论述南方山地人群特征时所提供的人类学视角的分析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讨论环节,魏斌教授首先赞赏了胡鸿副教授的宏大的问题意识,认为建立在这一分析框架上的华夷关系问题还值得继续深入,然后也指出“华夏化”的进程并非单程线性的,而应该是一个充满中断与折返的、更为复杂的过程。刘安志教授也表示期待作者能循此思路做出更多具体化的研究实例来,姜望来老师则对“华夏化”等术语的确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刘莹博士关于“马穴山”材料的提问,引起了大家关于当地马匹驯养与贸易的热烈讨论。因为此文命题含涉面广泛,因此在座同学也纷纷对不同空间与时间的人群或政治体演进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胡鸿副教授则非常具有思辨意味地对提问展开回应,使得在座同学都深受启发。

                                                          (撰稿人:姜虎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