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25期 胡保华:《考古学上所见的夏商之际》

发布时间:2013-6-28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2487

   2013年6月27日晚7:00—9:00,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举办了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十五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胡保华博士主讲,题为《考古学上所见的夏商之际》。沙龙由魏斌教授主持,参与者包括朱海副教授及十余名研究生。

    胡保华博士主要关注的是下七垣文化。下七垣文化是一种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和豫东地区,特征鲜明的夏商时期文化遗存。它与二里头文化明显有别,在年代上又早于早商文化,因此也被称为先商文化。胡保华博士认为,先商文化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即:保北型、漳河型和辉卫型。其中,漳河型是先商文化的主体,大约可以对应为历史上的汤族。类型学的研究表明,漳河型在向南发展的过程中,避开了辉卫型的分布区,而是取道豫东地区逐步南进。这表明它与二里头文化及辉卫型处于相互制约的地位。而漳河型在融合了部分东夷人的文化特征后,最终与辉卫型一道,从东、北两个方向实现了对二里头文化的合围与征服。这一过程即传世文献所谓商汤灭夏。

    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大家就商人的来源、商文化的分期等问题与胡保华博士交换了意见。同时,大家普遍表达了对考古学的分析方法的浓厚兴趣。魏斌教授指出,运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大大拓展研究者的思路。如何在中古史研究中运用考古学、类型学的分析方法,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课题。

    本学期的沙龙至此告一段落。我们衷心期待日后能与更多的同道师友在沙龙中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