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27期 佐川英治:《北魏六镇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2817
   2013年11月21日下午2:30—5:00,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举办了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第二十七次活动。本次沙龙由东京大学佐川英志教授作题为《北魏六镇史研究》的报告。沙龙由魏斌教授主持,朱海、毋有江、姜望来等教师及十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佐川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六镇是哪六个镇;从四镇到六镇;洛阳迁都与六镇的军事化;北魏六镇与司马氏。他赞同牟发松教授的观点,认为北魏迁都以前,六镇包括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赤城等镇。迁都以后,六镇实际上是七镇: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沃野、御夷。他还认为,一开始只有四镇:怀朔、抚冥、柔玄、怀荒,后来才增加了武川和御夷两镇,其判断依据是,前四镇的镇名都含有安置高车新民之意,设置时间当相近。在“六镇的军事化”问题上,佐川教授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论述:六镇的重新配置;六镇的城堡化;六镇的组织化(都督制的导入)。谈到“六镇与司马氏”时,佐川教授提出这样的问题:司马楚之父子缘何镇守云中达43年之久?“朔土”又为何“咸服其德”?他从李宝接替司马文思担任怀荒镇将一事入手,指出司马氏与凉州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同时凉州士人也怀着对晋王朝再次复兴的期待而臣服于司马氏,后来从凉州迁往六镇的徙民中既有司马氏,亦有其崇拜者。北魏启用司马楚之父子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安抚这些徙民。在“余论”中,佐川教授指出,所谓的“贺侯延镇”,实际上就是武川镇的北俗名。
 
    在随后的提问与讨论环节,毋有江副教授对司马氏在“朔土”的权威性提出质疑,其根据是其时已距前凉灭亡的年代久远,司马氏的威望是否依然如故。他进一步指出,北魏之所以启用司马楚之父子更多的是看重其指挥能力,而非政治影响力。同时,他亦认为,“镇”本身便是军事化的代名词,无需再刻意强调其军事化。另外,六镇修筑城墙是否与粮食支持有关?魏斌教授认为,六镇“组织化”表述易引发歧义,似用“强化”更为妥当。另,根据襄阳新出土墓志,南阳韩氏有可能来源于昌黎。朱海副教授指出,六镇被纳入大都督之下,并非一定代表其地位下降,至于为何会设置此大都督,有待探讨。佐川教授对此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讨论。
 
    此次沙龙,佐川教授以其广博的学识与漂亮的考证使在场师生获益匪浅。
 
                                                                  (撰稿人   秦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