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复旦大学马孟龙副教授来我所讲学

发布时间:2023-5-17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15975
   2023年5月16日下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汉至唐长江中游山地族群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组织的“中古史文献发掘发掘与方法探索系列讲座”迎来了第三讲,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马孟龙老师以“汉文帝与西汉侯国制度的创立”为题进行了讲座。讲座由胡鸿老师主持,魏斌、毋有江、黄浩波等老师以及本院研究生到场听讲。
   马孟龙老师以严耕望、周振鹤两位先生同名著作《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引入,指出二书分别侧重官制、政区两个方面的讨论,而二者对于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马老师以其博论为基础出版的《西汉侯国地理》侧重政区层面的考察,而本次讲座展现的则是其关于西汉侯国制度的最新思考。
   马孟龙老师首先介绍了传世、出土文献中对于西汉侯国制度的记载,指出前人研究所凭依的材料大多反映的是西汉中后期的侯国官制,之后又指出封泥中对列侯封地存在“侯邑”“侯国”两种称呼,且存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变化。由以上两点出发,马老师尝试探索汉初的侯国制度,从传世、出土文献中均称汉初列侯食邑的现象中提出“汉初无侯国”的论点。
   接着,马孟龙老师总结了前辈学者对于先秦时期封国、食邑两种制度的研究。前者封君对于封地享有所有权和治民权,可在国内独立行政,封君往往要亲临治民;后者则仅享有封地租税,也不前往封地治民。前人研究多认为战国时期分封制为食邑制取代,马老师则通过对文献的考察指出战国时期分封制仍然存在,并进一步指出战国时诸侯和封君虽均称“君”“侯”,但诸侯以封地为号,食邑贵族则以嘉名为号。
   分封制在秦代取消、在秦汉之际又迎来复兴。西汉初立时的封侯为食邑军功贵族,随着高帝六年的改革,汉初侯制呈现出了分封、食邑两种制度的杂糅:列侯以“诸侯”为号,封号以地为名,封地长官称“相”,俸禄由列侯支付;但另一方面列侯不能前往封地治民,封地官员仍为县邑架构,封地仍称食邑。此时的列侯可谓有诸侯之名,而无诸侯之实。这一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在汉文帝时期,马孟龙老师根据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将前述“侯邑”“侯国”两种名称的转变限定在文帝二年至四年之间,这恰好与文献中所记文帝二年、三年列侯之国政策的时间对应,马老师指出文帝二年对列侯制度的改革是将列侯食邑“封国化”,并配以朝廷官制、宫禁宿卫、军队、宗庙社稷等等,至此西汉的侯国制度才算真正诞生。
   马孟龙老师将制度的变化同政治形势的变化相结合,指出汉初杂糅的侯制与刘邦当时与军功贵族集团“共天下”的权力布局相关,列侯与皇帝、刘姓诸侯合作治理天下,而经历惠帝、少帝至于文帝几朝的变化,列侯功臣集团在文帝时期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威胁,文帝二年发布的列侯之国诏书,表面给予列侯优待,实际瓦解了军功贵族集团在长安的势力。
   在发表的最后,马孟龙老师对以往分封、集权二元对立的视角进行了反思,指出实体分封在中国千余年来始终存在的情况,并非旧制度的“复辟”,而可以作为皇权应对政治危机的手段,二者绝非对立不可调和。
交流讨论环节首先由胡鸿老师总结,他肯定了马孟龙老师对于战国尤其是汉初几种不同侯制阶段性变化的梳理,并在列侯之国诏最终为何顺利推行问题上与马老师进行了讨论,认为这大概与“后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中仍然推重诸侯的身份有关。此后马老师又与在场师生就战国时期君侯存在两个封号以及张家山336号汉墓《功令》的释读、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毋有江老师则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政治地理景观与政治权力关系的话题。最终,讲座在意犹未尽的讨论气氛中结束。
 
通讯员:范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