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本所动态

西北大学李军教授来我所讲学

发布时间:2024-3-20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8956

   2024年3月17日上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编辑部、丝绸之路汉唐文献与考古资料的新整合与新阐释研究团队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迎来第二讲。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以“中宗与宣宗:两位非典型唐代君主的生前与卒后”为题做学术讲演。讲座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国安教授主持,吕博老师及本院学生到场听讲。

   李老师首先指出中宗与宣宗两位非典型唐代君主历史定位与史书记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值得关注,以中宗之死的文本记载,经历了史书层累构建的过程为切入点,认为神龙政变后,中宗在唐朝的历史定位经历了中兴之主、自我否定中兴;睿宗朝确立“孝和中兴”的模式;玄宗朝弱化中兴之主地位;宪宗朝庙制之争导致中宗中兴君主地位的丧失等过程。随着唐末五代无中兴之君、有中兴之臣的表述模式得以延续,中宗昏庸的负面形象在北宋被固化。

   关于宣宗施政与后世评价的差异,李老师以新发现考古材料等对前人关于宣宗“务反会昌之政”的研究提出商榷,他认为宣宗即位之初,确实对会昌时期的施政有所调整,但这些被调整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属于所谓“会昌之政”的范畴,反而在很多做法上与武宗有异曲同工之处。北宋史官由于否定佛教,夸大了宣宗的佛教政策进而改造了宣宗在唐末五代的历史定位。

   李老师总结认为,历史认知在政治实践中并非简单累积的结果,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阶段性和延后性特点。中宗和宣宗在当朝所获得的评价,是基于其功业。唐亡后,两者转变为可供借鉴的历史人物,基于现实政治的需求,后世史臣对两人的评价出现了重大变化。比起功业,仁宗朝更为重视两人在戒鉴方面的作用,注重于对其缺点的书写,以起到警示现实政治的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讲座结束后,杨国安、吕博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李军老师为政治史研究者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同学们就讲座中的疑惑向李老师进一步请教。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通讯员 柴浚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