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
第65期 “中古史的地方视角”会议纪要 |
|
发布时间:2022-5-10 来源:admin 阅读次数:56984 | |
2022年4月底至5月初,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史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办,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汉至唐长江中游山地族群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召集的论坛“中古史的地方视角”(暨珞珈中古史青年学者沙龙第65期),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在线上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共20人正式参加了会议,另有数百名相关专业的师生在线旁听并参与了讨论。
论坛的上半场在4月23日下午举行。厦门大学历史学院林昌丈副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胡鸿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陈阳、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范兆飞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张琪、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田祥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孙齐副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吕博副教授先后进行了发表和评议。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仇鹿鸣教授主持。
下午14:00,论坛准时开场,会议召集人胡鸿简单陈述了会议主旨,即发掘地方性史料,运用地方性视角,或可成为自下而上理解中古史的一条路径。随后正式进入学术讨论环节,首先由林昌丈报告了《越雋郡东汉光和、初平石刻新考》,该文对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好谷乡出土的光和四年、初平年间的石表、石碑释文进行了重新校正,并通过碑文解读,探讨了越雋郡地区的叟夷与汉民在乡里中的互动,以及乡里、乡亭制度的建立过程。在评议环节,胡鸿肯定了本文对碑文的重新释读以及作者在史料稀薄环境下勾勒地方社会的努力,但也对“庚子诏书”的性质认定提出商榷,并对有关族群的问题作了补充。另外,屈涛对文中“有秩”“宦某官”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二位发表人陈阳报告了《邺城与晋阳之间:北齐“两都制”对地方景观和空间的塑造》。该文选取紫陌、滏口、辽阳山三个地点,展现北齐统治者往来于邺城、晋阳两都之间,对沿途地方景观产生的影响。评议人范兆飞肯定了本文选题的价值,但也认为本文讨论过程尚缺少焦点,对紫陌地理位置考证着墨过多,同时对晋阳“都城”的性质提出质疑。讨论中,刘莹质疑了紫陌、滏口景观的形成是否与北齐“两都制”相关。
第三篇报告是张琪带来的《唐宋桂州的山岩开发与地方社会》。该文以唐宋时期桂州城周的山岩开发为讨论对象,通过唐宋桂林石刻考察各山岩的兴衰过程,勾勒出人群与山岩、城内与城外互动联结的图景。江田祥在评议中指出作者还可以从山岩开发的类型功能、南方华夏化进程、桂州士人民众参与声音、桂州图经与山水记文关系等方面作进一步思考。胡鸿提示可以思考桂州山岩的开发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景观开发,与一般的山林开发有何异同。
本场的最后一篇报告,是孙齐所做的《〈光业寺碑〉及其周边》。该文首先介绍了位于唐祖陵附近的光业寺的基本情况,对碑阴文字进行了复原,并就石碑性质对前人学术观点提出了质疑。同时将光业寺及周边的碑刻材料相勾连,通过详实考订、统计尝试对光业寺周边的村落社会进行复原。吕博在评议中肯定了本文扎实的统计工作,同时建议作者可以从唐代的“市”“社”等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在自由讨论环节,吉林大学赵俊杰老师对光业寺碑所记载的人名数量和碑首字样进行了提问。吕博就“陵户”问题进行了讨论。仇鹿鸣就碑文中引用诏敕现象、碑刻的规制等问题提出了见解。四场报告结束之后,仇鹿鸣主持了综合讨论并对整个上半场的内容进行了学术总结。会议在18:00准时结束。
论坛的下半场于5月8日下午14:00-18:00继续进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屈涛、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葛少旗老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博士后姜虎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姜望来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莹老师、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孙齐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孙正军副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罗亮副教授先后进行了报告与评议。会议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胡鸿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魏斌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第一篇报告由屈涛发表,题为《调和的艺术——〈鲁峻碑〉所见东汉后期士人言行特点》。该文结合《鲁峻碑》碑阳文字和碑阴题名还原了鲁峻的交际圈层,探讨了鲁峻门生将“名士殊礼”和“儒家先例”作为为鲁峻作谥的依据。最后从谥号“忠惠”两字出发,讨论了谥号形成的过程和意义。在此之上,屈涛阐述了东汉末年士人言行的另一种特点,即鲁峻及其后人、门生的言行具有“调和”的色彩。他们调和皇权、儒学、名士、官场、乡里等各类人群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差异,使得上至皇帝下到普通士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各自的平衡点。葛少旗点评时指出,“忠”“惠”不仅是名士的追求,也是东汉后期仕宦者的普遍追求。建议作者跳出名士与朝廷二分的模式来思考这一问题。孙正军就私谥为何会在东汉后期兴起这一现象进行了提问。
接下来,姜虎愚报告了《〈茅蓬寺碑〉的佛图澄传说与武乡南山信仰景观》。该文从《茅蓬寺碑》中所载佛图澄事迹出发,讨论了佛图澄传说在武乡地区的的流行,以及并最终让位于与水相关的信仰,得出“纪念性偶像”相对“功能性信仰”在延续地方生命力时的弱势。评议人姜望来提出三点修改建议:一是对文中所用概念需要进行更准确地界定。二是论述重心需进一步调整,关注信仰实践、人口、环境对地方信仰变迁的影响。三是部分论证过程应更为严谨简洁,结论值得再商榷。孙齐和仇鹿鸣都对文中部分石刻史料的真伪性提出质疑。
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刘莹的论文,题为《中古时期关中北部的村邑与人群——以耀县出土造像碑为中心》。该文以耀县地区出土的北朝造像为中心,展现了北朝至隋唐时期这一地区自然地理和交通路线,复原造像出土地点,人群村落分布状况,同时分析了佛、道教在这一区域内的发展特点。评议人孙齐肯定了本文对药王山造像的资料整理工作,同时建议本文可以适当精简篇幅,就造像集中出土于河流、寺庙周围,佛、道混合造像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孙正军就当地代人身份问题进行了提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陈志远老师提醒药王山地区的宗教活动或与金川湾的宗教活动相互影响。
最后一部分,由孙正军带来报告《另一种“能夏则大”:差序地理格局下唐宋岭南北部诸州分野属荆臆说》。该文辨析了史籍中隐约可见的岭南北部诸州分野属荆州的言说,由此出发,揭示出唐宋时期士人对岭南北部诸州的书写往往具有攀附荆楚、逃离岭南的特征。这种脱粤属荆的叙述,反映了岭南士人面对自身身份的复杂心态,也是受到差序地理格局影响的结果。评议人罗亮建议将交通路线、地志作者身份等因素纳入考察,同时提醒星象分野一般有客观计算结果作为依据,岭南北部诸州分野的归属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复旦大学孟刚老师建议可以考察《舆地纪胜》和《读史方舆纪要》对这一地区的描述,同时注意唐代岭北地区多羁縻州的特性。
在综合讨论之后,魏斌对四篇文章进行了总结评论,并提出了对研究前景的展望。他指出,材料匮乏是中古时期基于地方视角进行研究的主要困境,这也要求中古史学者探索有别于明清地方社会研究的新的研究方法。
18:00,会议在意犹未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通讯员:熊晓磊)
|
|